图书馆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19-12-02 作者: 来源:

图书馆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总结

 

根据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关要求和学校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图书馆党支部按照“寻足迹,观伟绩,献良计”的选题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一、寻足迹——图书馆党支部前往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

10月20日上午,图书馆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积极分子近20人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瞻仰了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新中国的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激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大家依次参观学习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中的“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五个展区。面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党员同志们仔细观看,驻足拍照,深入了解文物和照片背后的故事,重温了我党不懈奋斗不忘初心的伟大岁月,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飞速发展和变化,由衷地感悟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随后,党员同志们步行前往修缮一新的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瞻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同志的办公居住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香山工作、生活情况,深感革命成功的艰辛和不易,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心和斗志。

 

通过参观学习,党员同志们重回中国革命峥嵘岁月,对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肃然起敬。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发扬革命战争年代坚定无畏的奋斗精神,以“无我”和“赶考”的精神状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将“小我”融入“大我”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在双清别墅的巨幅党旗前,支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不忘铮铮誓言,牢记初心使命。

本次参观学习是图书馆党支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的一部分,党支部将深入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党组和学校党委关于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切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结合图书馆实际工作和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学习教育,强化问题导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伟绩——探寻北科大与新中国150个“第一”之间的故事

9月24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次展览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由“序厅”“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个部分构成,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从1949年走向2019年,一张张图片展板、一段段视频资料、一项项互动体验,全方位回顾了共和国走过的峥嵘岁月。

沿着历次党代会和重要中央全会、五年规划(计划)等方面的跨段主线,展览选取了150个“新中国第一”,从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到201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从一个个“新中国第一”到越来越多的“世界第一”,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从文明古国走向创新大国的伟大征程清晰可见。图书馆党支部组织支部全体成员先行在网上展馆学习参观70年成就展,党支部将于10月25日下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前往北京展览馆实地参观。

通过网上参观,党支部成员纷纷表示,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了伟大跨越,特别是看着新中国150个“第一”展览,非常振奋人心。党支部也寻找并分享北科大和新中国150个“第一”之间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提升师生成就感、荣誉感、获得感,进而激发师生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原动力。

(1)北科大与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0年我校杨让教授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载火箭壳体材料研制工作,负责研制的新一代高强度钢应用于 “东方红一号”卫星运载火箭壳体。

(2)北科大与嫦娥四号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这是人类第一个将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的人造天体。我校韩静涛团队研制的大型展开系统将随嫦娥四号飞赴月球,开启人类的首次月背之旅!这是韩静涛团队年内在航天领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之前的2018年2月2日,标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的张衡一号成功发射升空,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韩静涛团队研制生产的大型空间展开系统(一维弹性伸杆机构)作为主要执行机构进入太空,圆满承担了将卫星所携带的多个荷载送入卫星外太空的任务。

在月球背面着陆的科研意义很大。由于月球屏蔽了地球的无线电干扰,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更干净,为开展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

卫星在轨工作时,为完成电磁场等太空信号的探测,需将其所携带的多个探测仪器等荷载伸展至远离星体的位置。承担这个任务的装置就是弹性卷筒式空间展开机构。受运载火箭整流罩尺寸的限制,卫星发射前伸杆机构呈收拢状态,在卫星入轨后展开,将探测仪器伸展至远离星体的位置,实现超高精度电磁场的探测。空间展开系统能否将这些传感器安全、高效、准确、可靠地送入太空指定位置,是航天器发射任务成败的关键环节。

此次嫦娥四号上的卷筒式弹性伸杆全部由韩静涛团队研制。卫星入轨后,伸杆机构将把端质量,如低频射电探测仪、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和中性原子探测仪等伸向远离本体的外端,进行月球背面参量的探测。为嫦娥四号、嫦娥四号中继星以及地球之间的信号通讯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伸杆机构中,卷筒式伸杆机构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近年来伸杆机构的发展趋势。相对于之前的电机驱动机械式伸杆机构,其具有自驱动、重量轻、储能高,机构简单等一系列的优点,在卫星伸杆机构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卷筒式伸杆机构在国外已经有700多套经历在轨飞行,应用于美国和欧洲的航天器上,这些卷筒式伸杆机构均由美国公司提供。国外对我国进行弹性卷筒产品供货,售价为几十万美元一根。电磁监测实验卫星展开机构由中意合作的意方负责转为国产化后,美国公司禁止了弹性卷筒对中国的出口,一度使得型号任务进度停滞。

在国内空白、国外技术垄断并且无制备工艺等相关文献公开的背景下,韩静涛教授团队2013年年中到研制任务,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一起努力,尝试各种工艺方法, 2017年2月产品就完全定型。一般的军工项目从规划、设计、材料、工艺、制造、检测、上型号等,通常需要熬十多年,但他们团队仅仅用了不到4年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卷筒式伸杆机构展开后形成“螺旋”构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m长的伸杆温度在-100℃和+100℃之间交变时,其长度变化不超过2mm。目前,世界上仅有中国北京科技大学、美国HUNTER公司、加拿大SPAR公司具备此类机构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北京科技大学在技术和产品应用上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服务的优势,也参与到这些重大科研项目中。如2018年,图书馆为韩静涛老师的“航天器大型展开系统用弹性伸杆机构” (应用于嫦娥四号月背登陆探测的“超级机械臂”)进行了国内外定题检索,助力韩老师的科研团队更好的进行研究工作。能够参与到这些重大科研项目中,能够亲眼目睹这些激动人心的“第一”,图书馆人感到非常的自豪,也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祖国的发展、学校的建设贡献力量。